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大溪老茶廠



週末,去了一趟與男友一直很想去的大溪老茶廠。

老實說,完全不想介紹別人到那裡去,因為那邊比日月更棒的是,人並不多(很怪,明明沒有很偏僻的,以為拐進巷子還要騎個半小時之類的),搭著建築空間所呈現的優雅靜謐,是個很放鬆的地方。

建於1926年、占地1,670坪的大溪老茶廠,舊名「角板山工場」。隱身在靜謐小巷弄裡,是座融合台、日、英式風格的綠建築,低調清新,近百年來風情依舊。
在當時台茶興盛,外銷歐美達到巔峰的年代,將茶奉為「黑金」,老茶廠一天三班制,機器沒日沒夜不停運轉,盛產的日東紅茶每年可達600英噸之多。
無奈1956年一場大火,茶廠幾乎付諸一炬。
所幸當年老蔣總統在前往角板山行館時,途中路經卻不見原本熟悉的茶廠, 詢問原委後,下令工兵全力協助重建下,才得以讓這片寶貴的歷史遺產留存至今。

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直到2010年春天開啟修復及重生計畫,空間設定涵蓋製茶、餐廳、門市、茶圖書館、茶屋、多媒體室等,轉化為自然農法意識結合觀光工廠的概念綜合體
外觀像是一個純樸校舍,但裡面卻讓人為之驚艷!
內部空間的顏色不多,幾乎都是老舊的灰色與青藍色,
沈穩的色彩營造出空間平靜安穩的氛圍。

大門進入後,是茶廠的商販處,但第一眼看到並不世一列列如同超市般的商品陳列,而是在老舊工廠下重新打在的展示空間,既現代又保留了茶廠的年代感。

說是觀光品販售區域,但空間營造的完全不商業,除了商品包裝很美
(跟日月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第一排擺設也以藝術性及設計感而陳列

有趣的紙盤(?)承裝的茶磚

第二排用復刻的方式陳列商品
(嗯,在大溪賣日月潭的茶)
 個人非常喜歡大溪老茶廠出品的茶包裝,與日月茶廠的罐型一樣(其實跟絕大部份的茶罐都一樣啦),如果說日月老茶廠的包裝是走樸素、典雅路線;那我覺得大溪就是走現代簡約路線。不做任何的圖像輔助視覺、直接保留罐子的金屬感,僅以顏色與文字就能清楚區別每種類別。

商品陳列櫃,但怎麼看都覺得好美、沒有ㄕㄤ葉氣息~ 
金屬質感害我完全照不起來,一直反光.....

美人的顏色是酒紅色,很漂亮也很直覺能聯想到東方美人,
茶罐正後方則是英文名稱

補充包也延續茶罐的材質感,以亮面包材呈現。
有時候會覺得種閃亮的材質很俗氣,但她們卻用的很漂亮欸





包裝禮盒就比較還好一點

順應整體空間色調,保險櫃與竹簍都被漆成墨藍色


販賣部後方規劃的一處閱讀空間,讓來訪的旅人能坐下來
用文字書籍,瞭解「茶」

廠區內的單張椅子幾乎都是使用這復古的鐵椅

販賣部的右方空間,為茶廠歷史展示廳與播房廳。

舊時使用的製茶機器

茶書屋     寧靜美學.生活茶席
光微醺,樂音流洩,寧靜而明朗的氛圍躍然而出。不急不徐遊走其間,染上一身書卷茶氣,將天光雲影留在一盅茶裡,將四季幻化融入風格茶碗,牽引出味蕾裡饒富餘韻的人生況味。 
1樓的左方,則是茶屋,供應來訪的旅人能坐下喝杯茶(也有咖啡啦)、吃點心,感受茶廠的緩慢步調。

洱茶牆_黑白簡約,流轉禪意
經典黑白,直橫線條,堆砌737片的普洱茶牆,有著低調卻又耐人尋味的現代感。黑色的沉穩內斂,白色的優雅寬容,揉合雋永茶香與清木模質地板,在黑白交錯下,現代與古老的衝突美感,平衡演繹老宅新裝的自然質樸;從茶磚紋理中,領略東方禪意,品味老茶廠自成一格的人文氣息。
茶書屋內有普洱茶試飲,普洱茶是從雲南來的茶葉。
(我也不太理解為什麼是試喝雲南來的茶)


煮茶(普洱茶用煮的)的場域很有氛圍,感覺很像是用日式茶道的器具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讓人很容易圍觀 
喝起來不會苦澀、幾乎沒有臭草味
茶書屋的價為不算太高




用玻璃敏與翻面的硯臺搭配的陳列,這樣的擺放應該很難想的到吧

而且硯台有在賣XD

我喜歡一個小小的包裝,很簡單的大小很適合帶回家做紀念

這邊也有提供午餐,不過20人以上才提供,一般人就很難吃到


2樓的萎凋區




下午出了太陽放晴,才能看到溢滿陽光的廠房,很美

來到這裡的旅客真的不算多,沒有吵雜的人聲


令人放鬆的水池空間

廁所前






茶廠整體設計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是,路上的標誌典雅極了!
一方面這裡不是日月潭或合歡山,有一堆標誌爭醜
簡單一罐的明體搭配白底,簡單右清楚
另一面的標誌使用具反光效果的材質

因為這次想說省錢又不太渴沒有泡到茶,但想說最近開始上茶課了,之後有機會應該去體驗一下他們販售的茶吧~!

內文部份資料來源:
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10439-DIVOOEZEIN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情感危機_紀錄

幾個月沒上來寫網誌,一寫就是這麼令人難堪的內容,實在有點悲哀。

上個月8月21日早上他跟我說晚上應該要工作、拜訪客戶,當晚我快七點下班打給他沒接,當下想說應該是在客戶就不以為意去跟朋有吃飯。九點多快十點吃完散會,他伊通電話簡訊都沒回我,打給他都沒接,我開始擔心他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他從來沒失聯這麼久、至少會訊息),我很緊張的問他學長(他說他好像跟學弟出去玩,),問學弟(他說他沒跟他出去玩),心急之下就盜登他臉書,看到的第一個訊息就是六點他要下班跟學妹說要去接他(他們好像要去埤塘),後來11點他終於接電話,說他今晚都是一個人,只是太累睡著才沒接,這種屎話我怎麼信的了
而且細看他跟學妹的訊息,發現他當週有去ikea、邊逛還邊傳ikea狗玩偶的照片給學妹,我卻是看到訊息的當下才知道她有去....

事發後,我很生氣的都不想接他電話,但忍了一天,終究是與他碰面,也用自己的方式,揍了三拳、原諒他。
但結果是,我自己無法放過自己。

每每與友人談到那晚的經過,總還是激動不已。在中秋節的晚上,我終於受不了的打給他,邊哭邊說我這半個月來總是無法放下心中的懷疑,總是歇斯底里的害怕,包括瘋瘋癲癲的下班去中壢他家站崗,實在是沒有安全感、很害怕!

這陣子我已經歇斯底里快一個月了 上上週我跟朋友吃飯後,與友人談到那晚的經過,總還是激動不已。越來越覺得我還是沒辦法釋懷陳顯群,打給他邊哭邊說我這半個月來總是無法放下心中的懷疑,總是歇斯底里的害怕,包括瘋瘋癲癲的下班去中壢他家站崗,實在是沒有安全感、很害怕!我把他的臉書好友又刪掉(他也立刻把密碼改了)。不過也在稍晚的時間和好,並請他未來不要主動與女生朋友們聊天。
但我一樣是動不動就懷疑他、要他交照片、視訊,他雖然生氣但也乖乖照做。


前幾日晚也是我一直鬧他,他才願意與我吃晚餐 飯後我請他交出手機查勤,看到他還是有跟幾位女生聊個一兩句,以及與導火線學妹的訊息。 發現他跟學妹的聊天訊息,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傳一整天(對話不多,但相隔時間很長),而且有3,4句時間隔很久、前後句子不相連的連續對話是學妹傳給他,看起來就像她有刪中間好幾句話,我一看非常生氣就問他學妹在講甚麼,他是他解釋但我聽起來很瞎,一氣之下我就離開餐廳回家了。 後來他打給我,我說我真的無法相信他了,請他封鎖學妹,他說好,但他沒這樣管我、我憑甚麼這樣做。 當下我還是覺得很痛苦,有信任瓦解的感覺,也無法讓自己更理智的面對現在的狀況

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我釐清自己並不想分手的意念,便一股腦的衝去北投與他會面,好好的談。
我們說好不要在查勤、不要做讓人懷疑的事、要多一點的相處時間。
我們好好的各自回家。

但隔天晚上,大概是聽到相同感受的音樂關係,夜晚一個人胡思亂想,又在電話那頭哭了起來、歇斯底里的哭
我說著這陣子的不快樂、感受到不被需要,
感受到這麼信任的事物、卻又有著我不知道的一面
想著什麼是都分享的對象、但對方卻是有所隱瞞
想著以為的唯一訴說對象、卻不是對方的唯一
說好的相信、可是對方卻不重視
狠狠地、我又哭了一次,很痛... 很痛...

後來,對方給了承諾,我調適好自己的心情,繼續生活
雖然今日,我依舊時不時的感到緊張,為他的不皆電話感到害怕
但也只能相信了,相信他、也相信自己
儘管想到還是非常地難過....

獻上前晚、與現況相似的歌,第一次聽歌聽的這麼想哭...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松山社大公民週×核電相關講座

連續兩晚的時間參加了松山社大舉辦的核電相關論壇與講座,第一場是由清大教授彭明輝主講的反/擁核的33個理由,另一則為台電董事李敏及綠色公民聯盟理事長 賴偉傑所參與的論壇。
兩場各有不同的論點,也獲得許多新的知識,但或許我一開始就有既有的立場,所以對於彭教授所說的問題與解決機制較認同。

在核電本質認識上,還是有明明不是專業的彭教授演講中瞭解最多,其中「斷然處置」是在這兩場講座裡最新也最深課的認識。彭教授說在1979年前,專家們都認為核輻射是不會從核電廠裡跑出來,直到美國三哩島事故,雖然民眾沒有受到輻射外釋的威脅,但是電廠爐心卻有部分熔損,此問題讓美國投入近20年的研究,針對災害對核電廠造成之衝擊的應變錯失。
彭教授認為(我粗淺的理解),福島發生地震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發生反應爐內水蒸發,無法降溫的狀況,但因為顯示爐內水量的水位計故障沒顯示水位下降,人員無法再第一時間得知問題,甚至是有同仁向上即稟報需做斷然處置,但長官判定爐內數據一切顯示正常,變取消處置,導致問題過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才做了有效措施。(而且斷然處置的概念其實是要放棄一切的電腦操控,一部份也代表著要放棄反應爐,這對長官或員工而言是非常重大的決策,在緊急情況下實在難有良好的判斷)
另外,彭教授認為,核四建不建、廢不廢,其實都是假議題,真正的問題是「產業升級」。
他認為台電在預估用電量時,將油價低估、GDP高估,導致台灣未來用電量高估了,實際上近幾年的台灣用電量增加並不多。
而真正能改變電量的,是台灣的產業升級。將產業調整為設計研發為主,而非大量的代工,能在工業用電能有所改變。這問題不僅是用電量的調整,也是台灣薪資與勞工問題的核心。
這樣的說法隔日的賴偉傑理事長與李敏教授皆有提到。
但針對此問題,李敏教授持有不桶的看法,他認為:「提升能源效率及奤變產業結構,是無法解決太依賴進口電的問題」(台灣的能源自給率為0.18%)

真正的問題核心、是非對錯也不是我或一般民眾所能決定的,也如同李敏教授所言,核四問題其實是哲學問題,因為每個人的判定皆是來自於這人的思腦邏輯與模式。
不過參加這兩場講座,我最大的想法是,政府對於核電相關的嘗試以及核災相關的應變措施實在太少了,雖然相關的知識必定會帶來不必要的恐慌,但這應該是每個台灣居民該清楚瞭解的。對於居住在核災疏散範圍裡的我而言,對於這點真的是非常恐慌的!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做自己,他們比女人更性感!

在FB上看到這段影片:http://goo.gl/fXcgGO
我立刻聯想到最近誰來晚餐訪問的百川,而且莫名其妙的想到他可以幫好自在拍廣告哈哈哈
不是說他適合用衛生棉女性用品之類的,而是覺得看他的表演,能感受到他很有自信,做自自己堅持的事。

第一次看到這樣舞風的表演是在超級接班人裡 CCILU NONSTOP的表演,當下真的很驚艷啊,舞步、歌唱到位,性感又衝滿自信的肢體與眼神,真的有愛上他們的感覺!


(其實後來在看這隻影片才發現裡面根本沒有百川,但有他的好友小瓜,我整個白癡以為裡面有==)

大概是這舞風就是要走自信撫媚又野豔路線,他們表現的很到位,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的都是男生在跳,總覺得其實在還是很保守的台灣,其實很難被一般男性or傳統大人所接受。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都要有夢想、有幕標、有自信,你要一直覺得自己不夠,你才會往前」
這話是從誰來晚餐的專訪裡來的,應該就是這樣的一個想法,讓他們能夠堅持。這樣的理想真的很美麗,也是現在生活裡人們或許欠缺的目標,實在很想從這樣的初中,找到更多堅持自己耕耘理想的人。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2014▲徐冰回顧展▲

週五下午的時間,趁著city cafe 逛美術館不用錢(一整年的活動)的時段,去看了徐冰的回顧展。在還沒逛展前其實對徐冰一無所知。只是看了FB牆上的一些相關訊息就去了,去了才瞭解到這展覽有多麼棒!

本次的策展人王嘉冀提到:

徐冰回憶自己在幼年時期,母親因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的工作繁忙,經常將他「關」在書庫裡。或因此故,他日後走 上藝術創作的道路,內容卻一直與「書」有著不解之緣。
1950年代以後,中共厲行文字改造,漢字簡化成為運動。也因此,徐冰的成長過程經歷了「一批批新字的公佈、舊字 的廢除,對新字的再更改和廢除,對舊字的再恢復使用。」此一對待文字的特 殊現象和概念,在徐冰心中種下了因子——也就是「文字是可以『 玩』的。」


在徐冰先生的各式作品中,絕大部份是與「文字」及「書」有關的。看到「天書」此作品時,覺得視覺上非常驚人,但要細看也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天書」壯觀的吸引人靠近,卻又無法閱讀、拒絕觀者的瞭解。

另外覺得有趣的是一間像是書法教室的空間,仔細看會發現臨摹的都不是一般的字,原來黑板上有寫到,這些字都是有英文字母的形象轉化成筆畫的元素,鎖造出來的字,一個字就代表一個英文單字。而徐冰也將這種英文方塊字延伸出不同的作品(例如磨毯)
徐冰說,自己是做當代藝術的人,發覺一般人與當代藝術間是有問題的(我猜是觀賞者常常無法感受到當代藝術鎖表達的訴求、難有共鳴),但藉由這樣的互動(臨摹英文方塊字),是能讓觀者有更多的啓發。


上圖是真的非常壯觀的「天書」,下圖則是後來造出「地書」。如果天書是看不懂、高在天上難以理解的文字,地書就是時下流行的表情符號。整個展場以工作室的方式呈現,中間的兩台電腦,觀賞者可以自行輸入文字,內建的特製輸入法就會將文字轉化成圖片(很像以前MSN表情符號,可以字型設定輸入的文子),除了電腦裡的輸入法外,房間旁也有一台ipad,可以用來掃描旁邊的符號,ipad就會唸出符號文字的內文。



除了文字的影響外,我覺得徐冰有許多的作品也運用了「印刷」及「刻板」,我想是跟他年輕時在公社做美術有關吧!看到他早期的版畫作品以及農村寫生,實在覺得他藝術技巧的底子很深厚、很厲害。這樣真的會聯想到像畢卡索這樣名流歷史的偉大畫家,雖然有名的畫作都是像小孩塗鴉一樣(看到都有種林北也會畫啊的感覺),但其實都有深厚的功夫去襯托來的。尤其我覺得造字或是「天書」與「地書」,是需要時間去研究整理出來的,想到這裡就覺得十分厲害且敬佩,默默想到有時候看當代藝術都無法暸解藝術家不知道想表達什麼(常常有種這樣就可以展覽!?的感覺),但徐冰的作品看似下了很複雜的功夫,確有很容易讓觀者進入情境,與藝術家及作品產生共鳴與想法。


回到家後再把看到的消化一番,結論是:這是近期內非常喜歡的展。視覺上的磅礡壯觀能看到藝術家的用心及深厚的工藝底子;作品呈現的概念確也能簡單清楚的可讓人產生共鳴、或是觀者產生不同的想法。


最近也報名了徐冰與歷史博物館館長的對談講座,主題是3/9開始展出的【木林森計畫:台灣】,此主題也是我有興趣的議題,實在非常期待~

展覽報導影音: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E9LbHVDUQ

徐冰回顧展(Xu Bing: A Retrospective)
展覽時間:~2014.04.20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中山樓觀後小心得


因為logo比賽去了中山樓一趟,去完後,反倒對中山樓目前的經營現況感到好奇。

目前中山樓為國立圖書館所管理,沒錯!就是圖書館來管理,聽導覽老師的言下之意,就是一間沒人管裡、踢來踢去最後由圖書館來接收管理(前一認得主管單位則是國父紀念)。
中山樓感我的感覺是,管理的人很少、參觀的人也頗少的一間古蹟。

因為到此參觀前也有先在網路上瞭解相關資訊,得知中山樓是由台灣知名的女建築師修澤蘭女士所主持設計,基地位於硫磺口之上,前棟為土質較軟鬆的硫磺,後棟則為較硬的火山岩,建造上有一定的困難度,我自己覺得這一部份是有趣、可以被介紹的一部份。另外部份則是到場感受到的中式宮廷裝潢,我自己覺得元山飯店很像,有金有紅看起來非常華貴,而比較特別的是各式不同的「宮燈」及壁畫。在中山樓內,有個各式不同的宮燈,宮燈一詞是我到中山樓後才聽過的,比較常見的是去中國式的餐廳或是元宵節會看到的紅色、由六面體或八面體所組成的;壁畫則是在天花板及牆延到處可看到的重要裝飾。

關於導覽的重點,前15分鐘為影片播放,後續擇由導覽老師帶領參觀,或許是一般的台灣人對於這地放較沒興趣,參關的人有三分之一為大陸散客,而且導覽員的解說重點也多放於孫中山或是政治相關的歷史上面,而且館內也展放了一系列與孫中山有關的建築模型,從黃埔軍校到中山陵甚至國父紀念館都有,還有以中山樓為相關主題創作的藝術品(但導覽老師說這都不是太重要的古物或是藝術品),而我們在這兩區停留蠻久的,但我認為畢竟雨中山樓實質的關係較少,與我自己期待的導覽內容有所不同。

我自己認為應該多介紹的是:1.中山樓在臺灣政治歷史的重要性(雖然影片有說明,但我覺得應該在這方面多說典故示之類的,或是在中山樓內發生的有趣事件)2.建築與內部裝潢的研究,老師也有說明,因為此地硫磺腐蝕的問題嚴重,每年都需要花大量經費在整治上面,這問題應該多做說明,這樣參觀者才能知道門票為什麼要收這麼貴吧,第二點是我自己私心比較好奇的地方啦,希望可以多做瞭解。

另外,在宣傳的部份,我覺得中山樓前的山坡花園,裡面的櫻花開的很美,在陽明山花季的同時,應該搭配宣傳,於假日締造更多的觀光人潮才對。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生理上的疼痛幻想

這三天又感冒了,是進幾次較嚴重的一次。經歷了喉嚨痛(我通常是一天之內痛完右邊痛左邊)、鼻涕、痰,還加上了頭痛暈,今天好不容易去看了醫師,現在真的好多了!

不過在生病不舒服的時候,不曉得大家會不會這樣想:其實生病都是有小精靈作祟的感覺!

這要說是小鬼也可以(但小精靈比較可愛),就像是喉嚨癢的時候會覺得有小人在搔我的脖子、經痛的時候就享有人一直狂壓、狂擠你的子宮,就像這次的頭暈,就像有一隻肥貓坐在頭上,壓得有點重重的,變得很暈那樣。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關於失業的生活

回想面臨失業的兩個月,去了一趟日本,在12月份的時候準備多益,後來到新竹陪開刀復健的外婆,回台北後勤勞的整理掃除,可以的話就在家裡煮東西吃,閱讀及寫網誌,其中也面試了5家公司;但多益考得不如預期、打掃的不算整潔俐落、食物依舊煮得不好吃、所有的面試都失敗。

屢遭拒絕的難過心情加上家人的負面言語,壓力是一定有的。連作好幾晚工作不順利的惡夢後,總覺得自己無一技之常也沒有特色,是個無法再社會上存活的人。原本信心薄弱的自己,現在更顯得暗淡無任何的未來可言。

雖然一直在投履歷,但總覺得石沈大海,就算面試了,也無法有下文。

談到這樣的狀態,朋友po在line裡寫著:「我今天看陳文茜的節目,她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失落的一代,郭台銘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碰過最嚴重的經濟困境,全世界的年輕人都面臨失業的問題,如果是這樣,我想再糟也不會更糟了,沒有工作的日子是自我充實的良機!」

也是,在糟也沒有比現在更糟糕了,就算別人問起失業在家都在幹麻?我可以說出我在閱讀及寫字、會乖巧地打掃家裡,會想好好地煮飯給自己吃,認真的寫履歷,會去面試乖乖地表現過於真實的自己。

就像人生裡的寒暑假,可以盡情的放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時間到了我就會好好地去上學/班。

今天,無意間看到第一社福基金會的「微電影」,想起在升大學的暑假裡,自己曾經很積極的寫下一連串的清單,其中有一項是「做志工」,我在高中的朝會裡認識了第一社福基金會,那時後便記下來,想說有機會要去那裡做志工。結果不怎麼會跟小孩子互動的我,在一時的熱血便當了快一個月的志工,幾乎每天上午與小朋友上課、陪吃午餐後便回家。有時想起這段經驗都覺得自己衝動又好笑,當時應該有造成幼稚園老師的不便,不過還是小小的開心自己能這樣做。

現在,我又放了一次寒假,應該讓這次的假期更有意義,不只有恢復閱讀及寫字的習慣
,我想要再去做志工,並讓這件事長期下去。我需要這些幫助別人的工作/活動,因為這樣我才能感覺自己被需要。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派特的幸福劇本The Silver Linings Playboo ★相信一線光明★



早於去年時就已經看過「派特的幸福劇本」電影版,記得明明是在晚上(接近半夜)的時候看的,看完卻反而睡不著,電影帶來的能量正面又溫暖,忍不住分享給大家。

今年農曆年假,也把小說版給翻完了,看完也是一樣温暖且興奮的想介紹給大家!
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呢?我一看完電影的時候實在想不出原因,在看玩小說後認真歸納了幾個原因,如下:

有點與眾不同的勵志片

絕大部份的溫馨勵志片都是由困苦和面臨失敗的小人物主角開始,這部片的派特也有面臨失敗,但他也是個剛從精神療養院理出來的「瘋子」(情緒管理極糟的人),我看過大部份的電影如果使用「精神不穩定、情緒狀況不佳的人」,都是沈悶悲情的藝術片(我實在不怎麼喜歡悲劇般的故事情節),或是總有為正常且正面能量極佳的人來拯救深陷精神問題的主角,可是劇情並非如此,因為當初沒有看劇情簡介就看了,所以有點出呼意料。


是我喜歡的電影類型

除了好萊塢動作片及低俗喜劇外,本人最愛的就是完美結局的愛情片了,看完整個就心情很好。這點我覺得自己跟派特很像,派特有好幾次看完世界名著後(尤其是老人與海),都感到憤怒,覺得實際人生已經夠痛苦了,何必再把故事寫成悲劇。

凡事都有一線光明

如果派特的理念、電影的名稱,派特總相信所有的不愉快都是為了最後與妮奇重聚,烏雲的背後總有光明、快樂的截局,雖然最後他並沒有與妮奇重逢,但卻依然找到了能與他經歷千辛萬苦,懂的他、知道他祕密的蒂芬妮。

大家一定都有的瘋狂性格

這幾日因為現實生活的卡關,以及雜碎的問題異常的多,時常覺得自己快要爆炸了,關於這種狀態下的自己,實在有點羨慕蒂芬妮可以不受束縛的奬出心裡話,甚至也很想在周遭的人面前來個大報發(有想給人一拳的感覺),默默在想,或許這部片把我平常不會拿出來面對別人的那面,明明白白的展現出來,所以特別有感決吧?

總之,這部小說/電影 在我生活小爆炸的時刻裡,給我充沛的正面人亮,裡頭不一定有異常感人的情話,但卻深刻感受到男女主角是需要彼此的。

最後一點,因為這部片我徹底愛上 ,看了他的資料後,才發現她比我小!!!而且她演我愛的電影X戰警,後來我也因為她去看了飢餓遊戲,都非常喜歡啊!!!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關於白日夢與發呆

昨晚逛街的時候,男友說我常常一個人不知道在想甚麼,都會不自覺的微笑,這樣看起來很恐怖,很像要密謀什麼事情似的。

其實我只是在回想發生過的事情。

每次這樣的狀況被揭穿的時候表面上說「沒有啊在想好笑的事情」但心裡總是萬分尷尬,有時後也不知到該怎麼跟旁人解釋我在想甚麼。

對於一個非常容易出神、做白日夢的人,這樣的行為真的很困擾。

會有這樣的問題,我想應該是我常常是一個人生活,因為家裡都沒有別人,可以盡情的幻想;加上我一直都沒有什麼說出來很驕傲的興趣,不外乎就是吃飯睡覺看電視上網,會有一個人沒事做的時間就非常長,動不動就近入發呆狀態。

這樣的狀態應該是從小時候就有了,我是獨生女而且父母又是一比較安靜的人,從小都是自己玩辦家家酒,或許這樣的模式我帶到了群體生活,也曾因為在學校上課不專心(大概都是在發呆做白日夢),注意力缺乏到老師覺得我心智有問題,建議去做心裡測驗(到醫院給醫師檢查的那種),不過檢查完一切正常,而發呆幻想的狀況能然持續。

常常幻想的狀況應該也影響了我看待事情的心態,總覺得自己有些許的被害妄想症,比較輕微一點的狀況是:像是坐飛機時,總會幻想遇到空難的時候我的逃生路線,以及機艙破掉時,身體接觸到大氣的不適感,我總覺得把最糟的狀況想過一遍,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另一種我認為比較嚴重的是,會將路上看起來比較畏縮或是面容比較不乾淨的人想成壞人,或是走到不熟悉的地方(例如廢棄或髒亂點的地方)都會幻想自己會遭遇不測,然後開始設想自己的逃生路線以及幻想自己該怎麼制服壞人。這樣的想法常讓自己裹足不前、大驚小怪,應該算是個輕微的心理疾病吧?

這樣的習慣應該很難根治,也許大家也跟我一樣會有人容易幻想的行為。

在高中時曾在營隊聽過插畫加凱西的演講,她也說到自己有白日夢和幻想的狀況,每次在公車上都會不自覺發笑,她認真的提醒大家要好好的控制自己的表情,要不然坐在旁邊的大嬸會覺得你腦袋有問題。這樣的內容曾讓在坐的其他學生覺得無聊,幹麻請她來演講,當下的我只覺得我好像有這樣的問題,不過現在覺得她說的「控制表情」真的非常重要,尤其在被旁人舉發多次之後。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好自在 好干擾花絮


這陣子只要上youtube就一定會被迫看5秒的好自在一公里花絮,實在看到很煩,應該要逼迫要打片頭廣告的廠商一天不要超過一次一個禮拜也不要超過3次(就像跨年的廣告也很讓人厭煩),尤其還有鎖TA的時候,真的大家都會感到煩感吧!!!!
再說其實這種廣告如果畫面不ok或不是自己喜歡有興趣的產品其實大家應該在5秒的時候就會立刻略過,應該少數才會看到做後看重點抽獎.....一般根本沒心看吧...要碼tvc只有15秒這樣還不能略過只能強迫看完



影片在這裡

影片內容大概是前陣子舉辦的實體活動,因應廣告裡陳研希騎單車表達1秒順吸的乾淨舒爽,所以活動以其單車一公里來響應廣告集產品訴求,還請來了尼安東來參加。

我一直覺得有些東西真的說這麼多其實每次在選購時都買是選自己習慣的品牌品項,或像我這樣的窮女偶爾忘記帶在便利商店選購,也只是依價格來選擇,很少會使用自己沒用過的品牌。真的要用過有記憶點才會真的去買啊!

最近一直看到有人分享愛心咖啡或是愛心麵,或是國外的得來速大家會幫下一為客人付款,真的覺得衛生棉品牌應該在百貨公司捷運站之類的女廁設置愛心衛生棉箱,大家可以把買來衛生棉放到箱子裡,提供給忘記帶衛生棉的女生,這樣大家都可以試用到衛生棉雖然衛生棉有可能會被攤小便宜的人給偷走啦QQ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白日夢冒險王




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這是部上班族一定喜愛的片子(就是生活壓抑想去打工度假的上班族,像是坐在隔壁看完電影非常無言的學生妹是無法理解的!)我想絕大多數的觀眾在散場時應該會說:「看完真的好想去旅行啊!」或是「冰島也太美,好想去冰島啊!」 就連自己也默默的想說應該要好好規劃一下想爬山的夢想。

不過這部片當然不只是要你去旅行而已,雖然整體還是有些老梗會猜到劇情,但某些片斷及非常多發人省思的話語,都讓坐在電影院的我感動到想哭。最後哭點是Life magazine最後一期的附標,後來回家發現原來真的有這本雜質,雜誌也2007年3月26日正式宣布,從隔月開始停止發行《生活》雜誌的印刷版,將內容全部轉移到網際網路上。



其中記憶最深的,其實是Walter在找到攝影師Sean時的對話,Sean用相機鏡頭觀察著遠方山上的雪豹,Walter問他為何不按快門拍他,Sean回答:「有時候我不會拍,只會靜靜的享受當下,此時此刻」(這句話我非常想獻給男友,每次出去玩都一直拍拍拍拍拍,上次去京都問他一整天去了哪裡?居然答不出來啦)。「活在當下」是我在這部片得到的感想,不僅是攝影師的這句話,當Walter在旅行中所碰到的媽媽柑橘蛋糕、曾打過工的速食店,雖然是到一個距離遙遠不曾去過的陌生環境,那些曾經有交集、平常在不過的日常事物便顯得特別。想想,生活就像是這趟旅行,某些時候我們不斷去追尋找著某個目標,也像是一場冒險,要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感受。


另外附上裡面被嘲笑的歌,電影裡面的湯母上校之歌《Space Oddity》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2013 印象 · 經典 莫內

元旦當天,去看了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畫展。畫過無數美麗的風景與花園景緻,繪畫可說是他人生的全部。展覽以年代區別他的繪畫作品,從早期的諷刺插畫到風景及花園繪畫皆有。


以往的認知裡,都把莫內歸類於「印象派」,但其實早期的他畫了非常多諷刺漫畫,也是因為這些具特色筆觸精準的插畫,讓人發現極高得繪畫天分,鼓勵莫內接受正統得繪畫教育。
上方就是展覽中我最喜歡的插畫,有趣的將角色特徵突顯,雖然只是簡單的鉛筆草稿,但每一個筆觸都很細膩(想到以前畫的東西就覺得很慚愧,筆觸都超亂的)。


在莫內一系列的作品中,我自己還是最喜歡花園系列的創作。莫內花園展間內的作品尺寸都比較大,柔和的色調與主題讓人感到心情平靜,我尤其喜歡下方這幅蓮花,大尺寸讓視覺感到震撼外,畫面從下到上、由深至淺,到最上方的留白,讓放大在畫布上的景物,不會顯得太擁擠,我自己覺得在觀看的時候不會那麼壓迫、很舒服。



在展覽中有展出莫內晚期的四幅日本橋畫作(如下幅),畫作中雜亂的筆觸裡隱約可以看出兩條模糊的弧線,在還沒看到畫名時根本無法看出畫面中的橋,甚至覺得畫風大膽像是超寫實的畫作。但其實是晚年的他因眼疾白內障,而無法看清楚眼中的美景描畫在畫板上,甚至需藉由顏料外的包裝文字標籤以確定使用的顏色。


他曾接受兩次的白內障手術,以減小他的畫作受到白內障癥狀的影響:因為白內障影響了他的視力,他在手術後可以看到某些正常人看不見的紫外線,畫作整體偏紅。

展覽最後的幾幅畫作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

同些日子裡,外公也因白內障做手術,我看著畫作的同時,也更有感觸,腦海裡總能想像莫內晚年的痛苦,因眼盲而無法順利作畫、從事一生熱愛的工作,滿腔熱血的靈魂被囚禁在老朽的身軀裡,無法靈活的展現自我。畫作裡我感受不到早些時期睡蓮或是同主題的日本橋所展現的優雅與平靜,而是憤怒與悲哀。